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臺大創創學程讓學生看見未來創業市場的大蘋果

臺大創意創業學程在蔣丙煌教務長與陳良基主任等人的籌劃下成立,學程目的以創意思考與創意設計的心法紮根,以多元知識與情境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的就業環境,讓學生藉由各式各樣的創意課程,激發想像力,與真實的世界接軌,並以全球化的視野出發,讓臺大學生走出校園,不只在臺灣具有競爭力,更是走出臺灣,站在創意的肩膀上放眼全世界,找尋自己未來創業的大蘋果。

100學年度新辦「全球創新的原理與實踐」課程,與美國南加州大學以及中國北京大學合作,透過視訊,使三校的學生以互動教學的方式,彼此相互交流學習,達成世界講堂的理念,力求凝聚全球一流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全力推廣“無邊界互動學習環境”的教學理念,協助全球各地的年輕學子實現“異地同窗”教學相長的理想。學生在講堂中體驗跨文化的多樣性,建立對彼此文化的深度理解,並學習不同的思維方式,激發彼此的創新靈感。此課程在三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之下,為了使網路互動的異地交流更加有效,其運用各自學校假期的安排,進行相互交流的參訪活動。

2011年1月份,北京大學來臺交流期間,學程安排了臺灣HTC、訊連科技、訊聯生技、創惟科技的參訪行程,並邀請聯發科來臺大進行講座,提供業界與學生的交流,同學們對於公司企業的創業經驗深感興趣,而臺灣企業所建立的品牌形象,也樹立了臺灣精神的典範。2011年6月南加大與臺大的學生則一同到訪北大,三校的學生彼此碰面,藉由參訪企業、分享創意等各種活動,進行深度的交流,體驗文化差異與創新團隊的合作經驗。在北大的世界講堂中,邀請到盧志揚教授與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家Edmund Phelps與青年學子們對話,並指導學生小組的創新專案。三校的學生以綠色校園作為創新概念的主軸,一共分成九組不同的團隊,分別以“環保意識”、“節能發電”、“資源管理”、“回收再製”等主題進行創意的思考與創作。

(照片為北大來台交流期間與臺大同學至訊聯生技參訪,與台灣業界進行交流)

由於北大晚上10點斷電,有兩組分別以物理原理製造冷空氣與腳踏車發電的方式,節省電器的使用,並有效的利用能源,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為創造友善的校園環境,「公共腳踏車」這組發想隨時移動的公共腳踏車,在各個定點設置腳踏車,讓學生甲地借車,乙地還車,減少校園中的腳踏車數量,還給學生更大的校園空間。「白噪音」這組則為了創造更適合學生自習的北大教室,擬以播放白噪音的方式,緩和同學間過大的討論聲音,由於白噪音是一種非常固定的頻率和音調,這種音頻可以防止分心,所以能讓學生在吵雜的環境中讓心更容易靜下來,集中注意力、專注學習提昇效率。而「善用空間」這組擬將北大所有的設施的使用時間網路化,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網路上隨時查詢的到各種設施可以使用的時間,以節省現場排隊的時間。另外,為強調北大綠色校園的特色,有兩組分別以重新利用廣告看板製作公共設施,與計算身邊生活環保用品的方式,回收再利用身邊的資源,達到美化校園的功效。最後兩組則以三校課程創新與創造新品牌為主題,以創新、創意的新美學,希冀達到「全球創新的原理與實踐」課程的宗旨。

(透過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三校同學互相討論激盪下,激發出創意、創新的火花。圖為期末於北大世界講堂創意成果展後三校同學之合照)

以上小組透過影片製作、問卷走訪、活動舞台等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各自的創意成果。來自生化科技背景的張煥基同學表示,他在參與團隊合作的過程,感受到來自不同國家背景同學間的文化差異,他說:「北京的同學在執行報告的過程中相當的注重細節,而南加大的同學很積極的推薦自己的想法,臺灣的同學則能發揮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正因為彼此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才能夠腦力激盪出創意的火花。他來到創創學程之後,遇到各式各樣懷抱著對於創意發想與創業夢想學生,在這邊他找到屬於自己熱情的東西,也找到和他一同熱血創業的夥伴。參與本次世界講堂課一系列活動的臺大電機系田維誠教授也說到,臺灣太多me too的東西,我們應該多開發自己的想法與視野,發掘自己的品牌與口碑,才能看到人生多樣的可能性。

臺大校園的創新理想,需要大家一同支持,加入創創學程的行列,讓你我的創意與創業夢想不再只是紙上談兵的夢想,而是能有實踐的可能。

於北大百年紀念講堂前與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dmund Phelps (第一排中間)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