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NTU Garage第三期團隊進駐獲選名單公告
臺大創意創業學程NTU Garage第三期團隊進駐徵選,業經審查委員審核評選,茲公告獲選進駐名單如下(依團隊名稱筆劃排列)

序號    團隊名稱
1            Artista藝術心
2            Carpo
3            Cuptain design
4            elbum
5            Fersonal
6            Friend-Lock
7            Li Cro De
8            LiHo
9            universe
10        Peto 皮托
11        PickNDrop
12        Q&A STUDIO
13        TempShare
14        WeCare 微善
15        色派團隊
16        城市浪人
17        拾玖團隊
18        第三者
19        雲鼎天秤
20        隔壁老王實驗室

進駐時間:10333日上午1000起 至 103829
進駐地點: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臺大水源校區思源樓4401


本學程將以Email通知獲選進駐之團隊簽署進駐合約文件。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洽詢:(02)3366-1739 高小姐。
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OnTrack Hackathon心得-魏妤庭

OnTrack: Hackathon on Train

歷史系 魏妤庭
因緣際會闖進創業火車兩天搖搖晃晃在火車上看著五彩繽紛的便利貼蔓延火車車窗居然覺得不奇怪空間果然是由人使用而定義兩天一夜三十多人將一起在從臺北到臺東的火車旅途中產出面對當今學生創業與創新問題的解決辦法
意外的有機會參與這樣的創業Hackathon在看活動企劃書的時候得知國外有做過在飛機上類似計劃產出豐富之前有聽過當團隊在有時間壓力與空間限制的情況下產出會有意外的成果工研院邀請Stanford University Start X參與這項計劃的籌辦與運作四位來自Standford的學生將來台灣參與這次的火車創業當時看到他們的履歷非常震驚不是正在創業就是有過創業經驗看看自己的經驗其實還蠻緊張的

團隊成功=愉快氛圍+開放心態

這次總共有臺大清大交大成大與台科大的同學參與再加上資策會與工研院的研究員拆成四組背景互異的大家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凝聚共識產出一個解決方案或者說一個創業提案是挑戰參與成員的態度決定團隊是否成功帶有批判或是防衛心態進入一個新環境是個很嚴重的致命點防衛或批判會讓人面對不確定事物的接受度下降而影響團隊氛圍不同背景的夥伴相遇以開放且愉快的態度合作確實通常能產出很棒的結果
這樣的成功代表兩件事第一團隊成員能接納不同的思考邏輯同理心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第二團隊成員願意跨越自我思考舒適圈我個人覺得這兩個特質非常重要一個計劃要成功不只是點子要夠好團隊成員必須帶著開放的態度看待所有的可能性寫在便利貼上的文字都有可能是個潛力股帶著批判眼光往往會錯失機會
一開始從分享自己的創業與創新經驗開始事件人物想法讓不認識的彼此逐漸活絡起來團隊默契的建立依靠熱度輕鬆氛圍但帶有一點緊張的氛圍促使我們積極取隊名畫隊牌製作隊服聽起來老梗但依舊是非常有效的磨合方法短時間內建立認同與向心力意外的隨口胡謅要大家丟出自己名字自首而意外組成“We Happy”的隊名可能是心理作用兩天的旅程大家都在極度愉快的情況下度過或許名字給的好兆頭我們再釐清問題與點子發想的過程總是柳暗花明鮮少卡關看來放鬆與愉快的氛圍是好點子產出的重要元素

好點子需要被挑戰

這場火車之旅除了擁有多元的成員組合數位擁有眾多獨特經驗的Mentor不停穿梭各組引導小組走出胡同或是針對現有想法提出不同角度的問題找尋Insight的階段Mentor45分鐘為一個單位輪轉各組帶著挖掘的精神提點團隊遺漏的可能性而我們這一組的點子就是在這樣的挖掘方法中誕生將創意點子包裝成商品產出點子市場由公司中小企業提出當前問題可能是產品研發市場行銷策略等學生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大量的創新點子集中於平台中提供投資/投機者打賭的空間最後由提問公司依據一些標準選擇好的解決方案學生因此獲得獎金而公司也因為這樣獲得許多好點子投資/投機者也可因為打賭的成功而獲益形成公司學生與投資/投機者互生的生態
過程中我們被要求不停快速且清楚地解釋當前所有的想法這有助於發想階段就開始思考自己的計劃邏輯也因為與人分享而有機會獲得更多回饋局外人總是比較容易看見問題這對想法逐漸成型的階段是影響很深的推動力
火車的空間的使用創造一個很有趣的氛圍透過跳脫既有使用的框架從一開始就引導團隊拋開既有的印象與思維我們開心的使用便利貼點綴自強號列車的窗戶而這個行動又強化團隊的挑戰信心事後回想才發現或許空間的特異性有助於將人的思考抽離既有的習慣模式不尋常強化不一樣的思考從空間團隊成員乃至Mentors要在如此陌生與不穩定的狀態之下發想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考驗所有參與成員的彈性與適應性但也因為這樣而有機會產出很獨特的點子

Be Faith給自己更多的第一次

這次活動其實分成兩階段的發表第一天結束時要將現有的討論結果提出與Mentor和其他組一同分享而完整的結果則是要在第二天晚間發表邀請更多位業界人士諸如史欽泰教授TEDxTaipei創辦人許毓仁台灣創意工場以及來自資訊產業與創業投資業的前輩到場評比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的英文發表獻給這樣的場合而且還是發表前兩小時才決定必須上台簡報非常忐忑不安因為第一天的交流其實自己講的不是很順而且也因為緊張而一直失了邏輯準頭但是我的隊友一直告訴我“You can do it!”多少有麻醉效果吧也只好硬著頭皮上去但也謝謝大家給了我這個機會還有謝謝自己有硬著頭皮做的勇氣有時候總是會在那臨門一腳的時候想要退縮但請務必把自己踹下去跳進去才會知道自己是否做的到是否做得夠好畢竟失敗總是好多什麼都不嘗試
好多的第一次無論是英文簡報或是在一個非常有趣的空間進行各種完全沒想過的行動很開心自己拿起便利貼為臺北往台東的自強號玻璃做了彩繪希望這個有趣的嘗試讓當天沿途經過的各站旅客有笑了一笑


About Next Step!

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這樣的創意激勵模式頗能對症下藥但這樣的形態可惜最終都只停留在發想階段連製作初始模型的機會都沒有我非常認同這樣活絡與教育年輕學子“Think Out of Box”的方式但將成果真正產出才對社會有影響力後續的持續媒合與資源挹注是創意點子是否有辦法發展成社會影響的關鍵面對現實市場團隊除了要有夠堅強的抗壓性之外還必須要有適當的外部支持
外部支持指涉的不僅限於資金挹注這其實是最懶惰的方式砸錢大家都會不過砸在不對的時機點依舊是肉包子打狗新創團隊需要的是意見和接觸潛在客戶的機會人際網絡與經驗指導反而對於點子發想初期的團隊是最有效的兩樣工具它能快速帶來前輩的經驗與真正的市場反應才有機會快速製作模型快速且小成本修正台灣創業與創新風氣一直無法帶動並不只是年輕一代經驗與視野的問題而已更多時候牽涉到能使用資源的彈性與多寡

Applications

親身體驗過之後,我覺得有幾點是創意激發過程非常重要的元素。
一、                團隊向心建立非常重要,人是有防衛心的動物,如果對於周遭的人有戒心(就算覺得沒有,也很可能存在潛在意識),很難放鬆接受別人丟出來的想法,也就沒有機會理解另外一個人的思維,許多成功的計劃,都可見執行團隊所擁有的默契,信任彼此是共識的基礎。
二、                從旁協助的Mentor是好點子產生非常重要的角色,團隊成員再如何多元,在見識與經驗上依舊觸及有限,而Mentor的經驗可以有效的協助團隊突破想法的盲點、提升構想的層次,這樣的產出會更具競爭力。
三、                空間也是促使想法激發的重點。人都是因為不舒適、不滿足,才會有創造與創新的想望,這次選擇的火車車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開始聽到火車,還以為會是在特殊車廂進行活動,沒有想到就是兩節一般車廂,沒有網路(要使用自己的手機熱點)。不過在不甚習慣與舒適的環境下,有時候更能集中心神,面對眼前的難題,當一群人只能專注在眼前的問題時,Brain Storming的效果其實很驚人,再加上先前團隊建立的默契以及Mentor的幫忙,從發想到收斂,其實才短短的四個小時,差不多就是臺北到臺東的行車時間。


我覺得這樣的方法其實很適合用在達人營,相信對往後的教學會有很大的助益。

OnTrack Hackathon心得-王涵

2013 OnTrack Hackathon
by 王涵

【報到、介紹、團隊】
介紹:各個參與的學校及組織5分鐘,針對推廣創業上所作的努力進行報告,說明大家分別執行的方式為何?我與大家分享了目前台大的創意創業學程的課程內容以及NTU Garage的進駐狀況。
團隊這次總共分為四個團隊,每個團隊7人,皆進行打散分隊。利用2人一組以問答及繪畫的方式了解個人遇過的挑戰、印象最深刻的事、阻礙。

【火車、第一次pitch、回饋】
題目與科技相關,可以影響高中大學生,啓發他們想要創業的想法,並降低進入障礙,推廣創業。
火車所有的討論是在正式上火車之後才開始。我們階段性的討論出目前環境中的阻礙,並且排序出阻礙的重要程度,再將首要的阻礙拿出來,思考並發想如何解決。
First Pitch第一次的pitch在火車上進行,沒有簡報,不能有講稿,就是單純的在2分鐘內說出想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想到的解決方向。
回饋在第一次的pitch之後,大家會收到其他組別的回饋單,並再晚上時進行深入的討論及研究。

【飯店中的討論】
    我們這組在晚餐之後,立即開始進入了下一階段的討論。因為在活動中要求以全英文進行,因此有些人的意見可能無法順利且完整的表達,而當私下的討論搭配上有其他人認真的回饋意見時,便更能集思廣義的了解到更多人的想法。
    我們這組選擇了在酒吧中進行討論,少了壓力,加上大家其實並非為了要得獎而來,許多真的都是對台灣的教育有不同的體驗及想法。大家聊開的談論各自受教育的體驗,也逐漸的凝結成想“有效”改變的動力,此時很快我們的方向明確,概念也成形了。

Summary、簡報】
Summary&簡報隔日我們又再度的做上火車,這時我們大家重申我們昨日的共識,並且將白紙貼在火車的玻璃上,畫出我們的outline雛形,也同時思考簡報訴說的邏輯及方式,確立之後,則開始分工。一些人負責寫出兩頁的Summary,一些人負責準備簡報中的圖及相關數據資料的輔助,大家分別努力在deadline之前完成工作,也不斷的確定我們都在same page上。繳交完報告的同時,我們已回到台北,即將回到飯店開始最後的present
Our Final Idea
    我們的idea發想點在於我們相信創業是一種lifestyle,不是一次性的,會是一個cycle,如何創造一個ecosystem,把學生及資源集中在一起,讓他們知道這可以是自己人生中的選擇之一,失敗是被容許,可被視為挑戰,化為經驗。

因此我們想要創造一個平台,將學生、startupmentor,外加老師匯整在一起。
Startup相較於大公司,startup所遇到的問題及挑戰多許多。利用這個平台,startup可以post出自己所遇到的挑戰,而學生可以透過平台進行回覆,若有不錯的回覆,或許將以專案的形式進入startup中執行,過程中startup也可以透過互動的過程,找到合適的夥伴。
學生對於還沒有創業idea,但想要參與創業的學生來說,透過回覆挑戰的過程,他們可以有機會進到startup中做更深入的體驗,曾經回覆過的挑戰也會被平台紀錄下來,成為他們的履歷timeline.
Mentormentor可能是天使、VC、大企業,他們可以在平台上更深入的了解想投資的公司過去曾遇過的挑戰及克服的方式,企業可了解現在的創業現況,尋找到可能IPO或是合作的對像。
老師可以利用平台得知這些startup的連絡資訊,邀請去學校進行演講,利用startup當下面臨的挑戰作為最及時的case studystart up也可以快速的與學生互動及溝通。

總結:我們附加的評分機制,讓startup及學生都能獲得credit,累積公司或個人詳細的timeline履歷,有天使用我們的平台的學生可能會成為startupstartup也可能會成為mentor,我們想要創造一個互相分享及幫忙的創業環境。

In the End

最後我們的團隊獲得了On Track 2013 Team Award 冠軍,而我也額外獲得個人獎:On Track 2013 Most Collaborative

onTrack Hackathon 心得-林小晴


onTrack Hackathon 心得
台大電信所 林小晴 (Jean Lin)
2013.12.25    
很感謝創創學程的推薦,讓我能夠獲選參加工研院與Stanford University合辦的onTrack Hackathon,不僅有機會和來自各個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學生或業界人士一同交流,在火車上做brainstorming 更是一項未嘗試過的挑戰,過程非常有趣又刺激。

全部的參加者打散分成四組,一個組別中的所有成員都來自不同的單位。這次的主題是 ”Design a technology-enabled product or service that educates secondary school and/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essential 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spire them to become entrepreneurs and innovators.” 主辦單位從一開始的發想階段就用時間限制來控制各組的進度,從登上火車開始,進行一連串的ideation, idea development 等,而mentor 們會固定一段時間交換,因此每位mentor 都會看到各組的進行情況。

我們這組包含了Stanford MBA、工研院、資策會、清大、北科大及台大(我)的學生,六人的背景領域各不相同。在進行第一階段brainstorming 時,大家輪流發表台灣的當前教育問題,並用post-it 記錄下來,貼在火車的窗戶上。在陳述問題時,統一由Stanford 的那位MBA 學生Brad 紀錄,他的組織思考能力很強,因此在紀錄及分類時非常有架構且快速,這點是我們應該培養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


(照片中左下角的是我們這組的隊牌,而窗戶上是我們在發想時的紀錄)

我們這組的情形跟別組不大相同,由於Brad 十分擅長組織規劃,我們的步調幾乎可說是由他掌控,非常有節奏感。發想出來的問題可分成兩類,一類是跟台灣家庭的傳統觀念有關,另一類是跟現階段的創新組織體制有關,而我們也分別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不過較不同於以往在學校做創新提案的地方是,當時在想解決方案時,每人各自想到什麼就寫在便條紙上,最後統一一個時間讓所有人輪流講自己剛剛想到的解決方案,此作法省略了「延伸他人的想法」這個步驟,因此所提出的解決方式很多都還只是概念性,並沒有讓這些概念延伸成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而這也是我覺得較可惜的地方。

最後我們投票表決所有的解決方案,此時mentor 帶來了一個重要訊息──我們的提案有限制:必須要能夠影響1M 以上的人。因此我們的抉擇點也在於是否能提供如此大的影響力。組內投票的結果傾向兩種解決方案,但起了些爭執,一位組員認為A 方案較具創新性,但另一位卻認為B 方案較具備影響力及可行性。有很長的時間只有一兩個人在講話,其他人是沉默的。這種沉默可能來自於大家仍在思考哪種解決方案比較好,畢竟當時提的方案並沒有談到細節部分。為此爭論了許久,最後決定使用融入了一些A 元素的B 方案。就在做完決定時,火車也到了台東,大家準備進行check in 及晚餐時間。

晚餐時間是social time,由於早上到下午都是跟團隊一起行動,與其他團隊的人較無接觸,可以善用這個機會多認識些人。吃得差不多時,我開始到飲料區跟不認識的人聊天,或找魏妤庭一起搭訕mentor,可惜用餐時間有限,並沒有聊太久mentor 就要去開會了(下次應該早點吃完或直接坐到不認識的一桌)。晚餐結束後,我們集結到其中一位組員的房間裡繼續未完成的工作。此時已經十點多了,大家的精神狀況明顯下降,Brad 很快地分工給各位,就先回去休
息。此時就到了中文時間,我們一群台灣人開始用中文交談,才發現大家還有一些疑問點並沒有釐清,猜想一方面的原因是時間不足,另一個則是語言溝通上的障礙。原本以為用英文溝通idea 應該不是問題,卻發現有很多地方沒辦法順暢又精準地表達,以致於溝通效率大大降低,我們非native speaker,很多時候需要將他人說的話轉成中文思考,再將自己的想法用英文表達,來回花上許多額外的精神與時間。此時尤其深切感受到我們的語言弱勢,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存在於台灣的問題,許多企業無法國際化或缺乏國際觀,與語言障礙都多少有關,非常可惜。(因此,回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強外語能力!?)

第二天早上是觀光行程,下午在火車上做收尾,先完成final pitch 的架構,再分工查資料或做投影片。我自願與另一位隊員一同上台做final pitch,雖然只有短短的7 分鐘,卻是很好的練習機會,同時也能讓評審更認識自己。最後,我們這組並沒有獲獎,推測原因在於提出的方案不夠創新。這次的hackathon 體驗十分難得,許多細節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例如台灣的學生大部分的表達能力要再加強,組織架構的能力也要再訓練,一個創新提案除了創新的點子,更不可或缺的是把點子包裝好然後賣出去的人。兩天時間很快就結束,看到了學到了,更重要的是將所見所聞吸收消化,成為驅動自己下一步的方向,也很樂意將這些想法分享給他人。